12月14日上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介紹《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內容。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蔣宏奇、水處處長李新科、大氣處處長張瑞鳳、綜合處副處長關繡娟出席新聞發布會,宣傳教育與科技處處長許金洲主持新聞發布會。副廳長蔣宏奇就《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的各項目標答記者問。
南方日報:規劃公布了廣東“十四五”時期的各項目標,想問規劃是如何考慮這些目標的?
蔣宏奇:謝謝您的提問,剛才我給大家介紹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點是加大了八大任務來推進規劃。當然這八大任務最終是要圍繞實現環保規劃的目標,剛才你問到“十四五”環境保護的目標是怎么考慮的,我簡單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戰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那么這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目標要求是“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在這方面《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指出,展望2035年,廣東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碳排放率先達峰后穩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力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東基本建成。
在這方面,規劃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是圍繞“到2035年美麗廣東基本建成”這個宏偉藍圖,“十四五”期間重點是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顯著增強,為美麗廣東建設起好步、開好局。在具體指標設計方面,我們從可量化、可考核的角度,設置了包括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等4個方面的18項具體指標。指標目標設置方面,我們按照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留有余地的原則考慮,既突出可達性,又體現先進性。其中約束性指標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給我們省的目標任務,同時爭取在臭氧和PM2.5協同防控、碳排放控制、美麗海灣保護方面實現突破,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的環境保護引領性作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