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觀察·權威訪談
剛過去的11月,美麗“雙彩虹”橫跨珠江,與“小蠻腰”相連,恰似彩練當空舞。大批攝影愛好者走上街頭,記錄藍天白云下的廣州美景。這些都與廣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密切相關,今年11月,廣州空氣質量100%達標。
讀懂一座城,可以從生態環境開始。
去年,廣州市空氣質量全面達標,13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劣Ⅴ類水體斷面全部清零,在全國率先以“凈土開發”取代“凈土出讓”,在服務城市建設上邁出了一大步?!笆濉睍r期,廣州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取得歷史性突破。
“生態環境保護,永遠在路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睆V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柳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十四五”時期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關鍵階段,是繼續推進美麗廣州建設的關鍵期,市生態環境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深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舉措,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廣州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美作出貢獻。
形成齊抓共管、群策群力“大環?!惫ぷ鞲窬?/span>
南方日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近日在京舉行。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將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楊柳:在我們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黨中央通過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對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將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生態環境保護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同時將學習全會精神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結合起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繼續深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舉措,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組織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廣州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美作出我們的貢獻。
南方日報:作為一線超大城市,廣州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面臨哪些挑戰?廣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抓好哪些重點工作?
楊柳:當前,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從“堅決打好”轉向“深入打好”。作為一線超大城市,廣州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一是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污染物總量減排壓力大。三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基礎仍不穩固,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系統治理力度仍需加大。
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按照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總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監督指導作用,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和環境保護責任考核為抓手,形成齊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大環?!惫ぷ鞲窬?。
二是進一步抓實抓細整改。持續鞏固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整改成效。全力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確保按時保質整改到位。
三是進一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嚴控移動源污染,抓好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進一步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持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大力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
四是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聚焦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抓緊編制完善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其他相關專項規劃。建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機制,制定實施全市碳達峰行動方案。
預計有14家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
南方日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于今年7月啟動,廣州有多少家企業納入碳市場?廣州將如何做好相關工作?
楊柳:今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廣州有11家發電企業、3家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將納入。我局已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全面完成2019年和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填報和現場核查工作。廣州還將新增12家重點排放企業納入廣東省碳市場,屆時預計將有14家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23家企業納入廣東碳市場。我局將按照國家、省有關部門的部署,做好重點排放企業的碳排放信息填報、現場核查、培訓等工作,并督促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積極參與碳交易,按要求按時完成配額履約。
南方日報:“十四五”期間,廣州將如何強化固體廢物安全利用處置,建設“無廢城市”?
楊柳:我局高度重視“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已編制完成《廣州市“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初稿。
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廣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將圍繞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三個關鍵環節來探索試點,完善制度、市場、技術、監管四大體系。
試點階段主要從以下四個領域開展工作:一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深化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處理,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進污泥安全無害化處置,加強生活源塑料污染治理,促進生活源固體廢物“產生—回收—利用—處置”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大力發展綠色工業,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及碳審核,促進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三是加強危險廢物能力建設,推動產廢企業源頭減量,加快收集轉運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處置設施能力配置,強化危險廢物過程監管。四是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培育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完善農業廢棄物收儲運體系。
推動水污染防治從“溫飽”邁向“富?!?/strong>
南方日報:近期,廣州啟動2021年奮戰80天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這項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楊柳:10月12日,廣州全面啟動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奮戰80天攻堅工作,制定實施了7方面30條強化措施。巡查隊伍每日早上8時至晚上24時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進行巡查督導,發現問題立改。
1-10月,廣州PM2.5平均濃度在國家中心城市中繼續保持最優,臭氧同比改善情況在全省21個城市中排第1,二氧化氮同比改善情況在全省排第3。
下一步,我局將全力鞏固PM2.5穩定達標和二氧化氮首次達標成效,遏制臭氧污染,力爭降低PM10濃度,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一是推進落實《廣州市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80天強化攻堅方案各項措施,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二是加強揚塵污染監管。三是深化機動車等移動源污染防治;推進巡游出租車、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電動化。四是開展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南方日報:“十三五”時期廣州水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但廣州仍面臨著考核斷面數量大幅增加等問題,將如何解決上述問題?
楊柳:“十三五”時期,廣州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廣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奮力實現廣州水污染防治工作從“溫飽”邁向“小康”和“富?!钡某掷m跨越式提升,未來將從以下四方面開展“十四五”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以確??己藬嗝嫠|達標為核心,逐年制定實施年度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二是以水質未達市暫定目標及水質不穩定達標的考核斷面為重點,推進落實“一斷面一策”實施方案。三是督促水務等部門組織各區完成目標任務,力爭盡快全面消除劣Ⅴ類;加快補齊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管理短板,持續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持續推動“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等工作。
1-10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2.83萬噸
南方日報:當前廣州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上成效如何?如何進一步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基礎?
楊柳:廣州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已完成國家和省的考核目標任務,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雙90%”。二是有序推進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管理,截至目前共有500余地塊完成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三是在地級市率先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成效評估工作,篩選37大項、80余小項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構建評估指標體系。
下一步,廣州將進一步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基礎: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按計劃印發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二是深化建設用地管理改革,緩和地塊開發與污染修復的爭時問題。三是提升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在南沙、番禺等區探索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安全利用及修復模式,開展試點示范項目。
南方日報:疫情防控期間的醫療廢物收運處置涉及多個環節,廣州涉疫廢物處理能力如何?
楊柳:廣州將全市涉疫廢物分為醫療廢物和醫療垃圾兩大類分別收運處置。其中,醫療機構、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由廣州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有限公司收運和處置;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高風險崗位人員集中居住區等集中隔離場所產生的醫療垃圾,由廣州環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收運,送至對應資源熱力電廠焚燒處置。
目前,全市涉疫廢物處置能力充足,能滿足實際處置需求。據統計,2021年1-10月,全市共安全處置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2.83萬噸,集中隔離場所產生的醫療垃圾0.99萬噸,醫療廢物和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置率100%。